文旅项目精细化运营三个问题
结合国内景区的运营模式,针对文旅项目精细化运营提出以下三点问题
1.旅游景区产品如何打造?
个就是景区主题以及IP,特别是文旅小镇项目,它的主题和IP至关重要,甚至需要挖掘一定的文化,如果挖掘不到,可以凭空捏造,但是,一定要从旅游市场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二就是操盘手一定要把它当成一个景区来做。景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景区必须要有游客参观的景点,第二、景区必须要有游客玩的旅游产品,具备这两点才能形成一个景区。
2.景区商业如何和旅游产品结合?
景区活动不是为了表演而做的,而是为商业服务。让游客在景区里转起来,增加游客逛店铺的机会。拉短景区活动时间点,增加游客在景区活动的逗留时间。还可以引导游客按照景区既定的路线进行游玩。
旅游产品的分布需要进行一定的空间安排,在产品分布上存在一个节点,这个节点布置可以起到承转游客情绪变化的作用。
3.景区二消问题
景区二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体验类产品的二消,另一类是商品类的二消。
体验类的二消可以指小吃、餐饮、住宿,玻璃桥、玻璃栈道等,这类产品是旅游景区二消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给景区带来很好的收入,价值比较高。比如说现在的两个景区,龙虎山景区和西藏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的二消做的都比较好,并且发挥了很高的的价值。
景区商品类二消产品是有分类的,它可以分为旅游纪念品、景区文创产品、景区IP产品、景区所在地土特产以及景区对游客或者当地居民提供的一些日常生活的消费品。在所有景区商品类二消产品中,成功的旅游商品就是具有地理标识特征的商品,这些商品具有的旅游属性比较强,相当于当地的土特产,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对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强。
文旅规划与文旅策划有什么区别呢?
文旅规划在景区园区的规划概念、效果图表、理论体系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却往往忽视景区园区建设单位的融资投资能力,市场接受能力,游客的体验需求能力。文旅策划是一种专业性的创意思维过程,是一项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文旅资源的整合、文旅产品核心吸引力的打造、文旅目的地的品牌塑造、文旅项目的资本运作、景区盈利模式和开发运作模式的设计等等,都是文化文旅规划所无法实现的,特别是市场和开发商需要的这些内容都离不开文旅策划。
文旅规划往往以立项需要为出发点,满足国家或者的需要。而策划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对特定的文旅资源进行创意性的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具有*特性和吸引力的文旅项目和产品、商业运作模式、营销宣传的炒作卖点,达到明确指导近期景区建设工作内容、资金投入节奏、营销宣传力度等有形化、具体化工作的要求,使投资商对景区开发的思路清晰,阶段目标明确。
规划解决的是点、线、面的问题,策划解决的是人、财、物的问题。简单说来,策划解决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增加批量文旅消费者进入文旅区、如何让文旅消费者买单、以及文旅消费者为了什么而买单的问题。基于此,策划往往要前置于规划来做。因为只有将未来的市场研究清楚的背景下才能再进行规划的一系列点、线、面的运作,并将之付诸具体的常规安排,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规划和策划是两个不同的服务领域,规划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和合理安排,策划是指带有创造性思维的谋划和实施。文旅规划提供的是常规规划图配上文字解说,文旅策划解决文旅定位、项目、产品、营销……一些列问题,是一种可持续盈利性较强的商业模式的构建。
虽然文旅规划与策划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根据十四年的经验来说,文旅项目的策划与规划又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正确的策划才能使规划“投其所好”的设计出真正为目标客群所需要并消费的项目内容。
一方面,在规划之前导入总体策划,可以解决目前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深度进行市场研究,准确定位市场、定位主题、定位形象、确立核心吸引力;拟合资源与市场,大胆创意,形成表现吸引力的产品形态;运用韬略,建构战略,并落实为战术和行动计划等。
另一方面,一个好的规划,必然要高屋建瓴,远瞩,但由于规划的任务在于把握规划地长期的发展目标,涉及产业配套,用地控制与平衡等方向性的大问题,存在操作性上的空缺,因此需要对项目设计、营销策划、文旅节庆策划、品牌策划、招商引资策划、CIS策划、文旅商品策划等进一步进行策划,把规划的大理念,转变为产品、项目、行动计划。依托策划报告,再编制详细规划,进行建设。
什么是好的文旅策划案?
客户对此往往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描述“有亮点”、“有创意的” 、“能落地的”、“性”……但这些答案都很含糊,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不能指导我们干好一个文旅策划案。
归派认为,好的策划方案应该有“5好”标准:
好的定位
好的策略
好的产品
好的**
好的路径
好的定位:包含的内容、说法很多,总体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形象定位、目标定位等。在这其中,从策划来讲,定位重要的是什么?精准,精炼而准确。
好的策略:定位目标有了,如何解决达到这一目标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核心策略。策略只讲重要的,一听就知道核心切入的抓手在哪。
好的产品:产品是个商业概念,好的产品一定是能卖钱的、能赚钱的,能卖钱和能赚钱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要求,能卖钱说明有市场需求、能赚钱说明投入产出是可行的。目前国内文旅项目的产品策划,在能卖钱层面做的还不错,但在能赚钱层面考虑的还不够。
好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匹配哪些资源和要素?基本的,要钱、要人、要地、要政策,现在还需要整合资源、引入IP,这些要素**不了,终方案也落不了地,或者就得走样。
好的路径:定位、策略、产品都有了,要做什么是明确了,如何能够一步步的实现?作为策划,还需要明确实施的路径与具体行动方案。
做到了这5好,才能算一个好的文旅策划案。这5好,又分为三个层面,定位和策略属于战略层的,路径和**是运作层的,中间是产品层。排个序的话,战略是位的,产品是*二位的,运作是*三位的,同时也是缺一不可、相互支撑。
未来文旅投资方向是哪些?
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下,部分文旅企业已经开始迭代升级。在当前的大变革环境中,旅游企业不仅要关注现有资产的维护,更要关注并加大对新业态的投资。
1. 旅游+
旅游+分两类,一种是大而全,需要重资产,需要一定的土地,一定的资本支持。但是“大而全”面临的问题就是投入比较大,另外会考虑区域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有特别大的挑战,特别是旅游内容和产品。*二种就是小而美,做到聚焦、专注和,这个还是以产品见长,或者是以内容见长,是我们未来投资探索的一个方向。
“文化+旅游”开启了全新的旅游时代,未来产业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以及景域融合大产业链的模式,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旅游+互联网”的旅游零售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宠。一批企业加快进军旅业。从事旅游产业、实业投资及金融服务的山海文旅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投资景区和酒店,推出“旅行社+景区+酒店+旅游大巴”的产业运营模式,通过供应链渠道间的深度融合,使出游便捷化,并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就“旅游+金融”模式展开深入合作。
“旅游+”模式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各地开展起来。近些年来,“旅游+影视”模式在各地开花,优风景为影视剧增色,影视剧反过来又成为景区的“宣传片”。“旅游+体育”模式也很受欢迎。如仙居攀岩基地牛鼻洞,是风景点,也是国内外攀岩爱好者的探险地,当地由此民宿生意兴旺,农民收入增加。
“旅游+养生”是山区乡村旅游的优势。自然环境优美、负氧离子含量高的山区景区,主打“休闲养生”牌,对长居城市的市民有着巨大吸引力。目前业内“旅游+”还有“旅游+科技”“旅游+住宿”“旅游+非遗”“旅游+互联网”等几十余种模式,这些模式将是未来投资的一大浪潮。
2. 网红经济
1)网红项目
在新生代消费浪潮中,网红景区和网红项目吸引了一人的眼球。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app的推动下,玻璃桥、摇摆桥、无边泳池、悬崖秋千等瞬间抢占流量红利,为景区带来10倍以上的旅游人数增幅。这些网红项目以精准市场、快速引爆、大量聚集、*兑现为基本投资原则,未来将吸引很多企业进行投资。
2)夜游项目
全国两万多家旅游景区中,真正夜间旅游景区占比不足10%,市场严重不均衡,白天景区竞争异常激烈,而夜间旅游市场基本处于起步开发阶段。近期,各地纷纷相关政策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夜游逐渐成为支撑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迪士尼的烟花秀增加了很多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促进游客景区内夜间消费。因此,未来夜游项目将是文旅投资的重要板块之一。
3)科技项目
随着科技的发展,5G逐渐开始推广起来,华为预计到2025年**将有4.8亿户家庭能用上5G,5G+VR将会成为人们的新宠。目前VR领域较热的有沉浸式体验、全息影像等方面,是技术创新与新生代需求的结合,不过在体验上还难以实现无缝对接。在流量达到**别的大商场中VR产品体验有一定的稳定转化率,但是在景区中,很难达到如此大的量,且缺乏体验闲暇的情况下,至今景区引入VR的效果并不非常理想。但是随着5G技术的发展,未来景区可以投入少量产品进行尝试,如虚拟旅游、目的地推广、5G+VR、VR扩张,增加游客的体验感。
3.文旅综合体
一个健康的文旅综合体的发展,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以运营商业业态的合理化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依托,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和论证的综合产品类型。比如这里有特色小镇、观光型景区、吃住行游购娱都要满足相应的条件,这是一个旅游综合体。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游客对单一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达不到心理预期。
这就出了文旅综合体。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副总裁徐秉璸曾表示,就文旅综合体来说,一方面因为现金流的关系,要跟地产有所结合,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强势的旅游内容端、旅游IP导入,而不能因为地产规划得不错,就随便拿一个模式到处复制。“大型文旅综合体开发不宜快速的复制,而应该集中资本和内容端的优势做重点的开发。”
以华侨城为例,斥资670亿元,携手西咸新区打造集文化旅游、遗址保护、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于一体的沣东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包含镐京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欢乐谷都市旅游度假区项目、国际低碳城项目、沣河诗经里文旅小镇项目、斗门历史文化名镇项目、春风十里田园综合体项目、丝路国际会议中心项目。
这种项目较其考验企业融资能力、重资产运营能力、内容IP规划能力,甚至是政策把握能力,多项能力缺一不可。个性化、差异化的项目打造是引流的关键,IP的运作则是项目开发的一大战略。在打造文旅综合体项目时,需要充分结合自身IP,创新运作思维,深入挖掘文旅项目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将项目与文化**融合,形成自身*特的差异化优势,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
旅游投资正在多维度、多角度发展,在各个领域进行投资建设。投资,对于旅游的人来说,可以专项体验不同种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旅游业的横向纵向发展都较其有利,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也将继续探求更多的体验模式。通过市场不断的大浪淘沙,旅游投资必将趋向于精品化,中国旅游投资正在从过热状态走向平稳和冷静期,未来将是不断挤出泡沫的过程。真正的投资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