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部结构概念设计 1.1外围框架体系设计方案比较 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的用途及甲方对造价的控制等情况,5#高层写字楼宜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在方案阶段,确定核心筒筒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的区别在于外围框架体系。从材料上可选择以下三种形式: 1.1.1方案1―外围框架柱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 外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主体结构外框架柱由1700x1700渐变为1200x1200。考虑到此类工程楼层高度较大,结构底部构件的轴压比普遍较大,故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延性将较差,对于底部延性的控制将是难点。 1.1.2方案2―外围框架柱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柱 外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主体结构在首层以下外框架柱为方形型钢混凝土柱,柱截面为1500x1500,内置十字型钢1100x200x50x50;2~15层,柱截面为1400x1400,内置十
周边有1号线,有236路、36路等多条公交线路汇聚于此,交通
本工程地质报告显示,本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局部存在孤石。同时通过计算分析,本工程桩长较深,桩长40~60m。基于上述两点及各桩型特点,本工程基础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粗粒花岗岩,持力层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 =30MPa,钻(冲)孔灌注桩直径取2600~28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2.1.2纯地下室及裙楼区域 该区域存在整体抗浮问题,确定合理的抗拔方案是本部分工作重点。细而密的抗浮锚杆体系对于底板抗裂控制优于粗而疏的抗浮桩体系。从满足结构受力角度衡量,通过合理的底板结构布置及基础选型设计,上述两种设计方案均可行。在综合施工难度、抗拔桩(锚杆)的质量保证系数等因素后,造价成本差异不大的前提下可**考虑抗浮锚杆体系。基于上述原则,本工程进行了如下抗拔方案对比,详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