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玻璃
亦称无碱玻璃,是一种硼硅酸盐玻璃。目前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玻璃成分的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及机械性能,广泛用于生产电绝缘用玻璃纤维,也大量用于生产玻璃钢用玻璃纤维,它的缺点是易被无机酸侵蚀,故不适于用在酸性环境。
高强玻璃纤维
其特点是高强度、高模量,它的单纤维抗拉强度为2800MPa,比无碱玻纤抗拉强度高25%左右,弹性模量86000MPa,比E-玻璃纤维的强度高。用它们生产的玻璃钢制品多用于**、空间、防弹盔甲及运动器械。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如今在民用方面还不能得到推广,全世界产量也就几千吨左右。
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玻璃纤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玻纤生产消费大国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人均玻纤消费量较高。欧洲仍然是玻璃纤维消费的较大地区,用量占**总用量的35%。
2008年以来,全世界的玻璃纤维企业对扩产计划变得更加谨慎,世界玻璃纤维生产能力增长缓慢。2010年,**连续玻璃纤维产能为471.5万吨,预计今年为530万吨。
国内市场
我国玻璃纤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质量已处上游水平,深加工产品比例逐年提升。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的良好企业毛利率在25-35%之间,明显**国外成员10%的毛利率。世界玻璃纤维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寡头垄断格局,中国作为新生力量,经过近几年来年均20%以上的产能增速,预计今年将占据**60%以上的份额,成为国际玻璃纤维市场上的新寡头。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动力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拉动。国际市场的扩大,既有总需求增长的因素,也有来自国际企业前期因利润率较低退出行业后,给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留下的发展空间;而国内市场的增长,则是来自下游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玻璃纤维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
与国际相比,我国玻纤产品品种规格少,应用范围窄。但这些情况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国的玻纤产业还存在大量市场空间未被挖掘,尤其是在一些应用领域,许多细分市场甚至根本未被开发。
20世纪最后几年,在国家建材局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玻纤行业无论是在总体产量还是在各种先进的玻纤产品的产量变化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我国的玻纤产业从**初期开始起步,二十年的时间成为了世界玻纤产品的*二大生产国,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玻纤产量增长速度。1985年我国的玻纤产量只有区区7.1万吨,勉强占世界玻纤产量的1/20,但进入90年代后,玻纤工业突飞猛进,在2001-2003年世界玻纤业产量徘徊不前、陷入瓶颈的时候,我国玻纤产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03年47.3万吨的年产量几乎已经达到世界玻纤产量的1/5,提前达到并**额完成国家“十五”计划规定的玻纤年产量38万~40万吨的奋斗目标。
我国玻纤行业属于外向型结构,进口和出口一直呈双向增长态势 尤其是随着玻纤产业的蓬勃发展,进出口更是保持高速增长,2003年出口量已经达到玻纤总产量的59.1%。较高的进出口比例表明,我国玻纤业已经完全与国际玻纤市场接轨,产品产量与质量上的提高使得我国玻纤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也增加了国内对国外先进玻纤产品的需求。这种健康的外向型结构导致了一种良性循环。
我国玻纤业过去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但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一直在缩小,到2004年上半年**实现贸易顺差5917.55万美元,彻底扭转了整个行业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
2006年,全国累计生产玻璃纤维纱116.07万吨,同比增长22.18%。其中:池窑产量89.12万吨,占生产总量的76.79%。玻璃纤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5%,比2005年同期增长2.8个百分点,库存量减少。2006年企业主营业务成本高达237.44亿元,同比增长30.84%。企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实现利润水平又创新高。2006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5.66亿元,同比增长39.65%;实现利税总额36.85亿元,同比增长43.53%。2006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出口创汇11.8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4.51亿美元,累计出口玻璃纤维及制品79.01万吨,同比增长38.9%。
2007年1-11月,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624,527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07%;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565,83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2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541,0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08%。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玻纤出口形势非常严峻,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当前呈现供大于求的时期,有条件有必要加快开发应用玻纤行业的下游产品,以顺应当前国策。重视国内对玻纤纱需求,扩大内需,保持国内经济持续发展。
2011年12月份,我国生产玻璃纤维纱31万吨,同比增长15.28%。2011年1-12月,全国玻璃纤维的产量达372万吨,同比增长17.95%。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年1-12月,山东玻璃纤维的产量达125万吨,同比增长18.79%,占全国总产量的33.67%。紧随其后的是浙江、重庆和四川,分别占总产量的19.95%、11.49%和9.66%。
正因为如此,国内优秀的玻璃纤维行业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玻璃纤维企业*崛起,逐渐成为玻璃纤维行业中的**!
长远来看,中东、亚太基础设施的加强和改造,对玻纤需求增加了很大的数量,随着**在玻纤改性塑料、运动器材、航空航天等方面对玻纤的需求不断增长,玻纤行业前景仍然乐观。另外玻纤的应用领域又扩展到风电市场,这可能是玻纤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能源危机促使各国寻求新能源,风能成为如今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在风电领域也开始加大力度投资。到2020年,国内在风力发电领域将投资3500亿元,其中,20%(即700亿元)左右的领域需要使用玻纤(如风机叶片等方面)。这对中国玻纤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玻璃纤维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电子、交通和建筑是较主要的三大应用领域,也代表了世界玻纤产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特性
**细无机纤维喷涂与市场上具有防火、保温、吸声降噪等功能的传统材料相比,具有*特的技术、功能优势。
1.**细无机纤维喷涂具有防火、保温、吸声降噪的三大特性,可同时解决多重问题、减少重复施工。
2.适合任何建筑形状表面,尤其适合复杂结构和异型结构表面,保持建筑原有构造。
3.无接缝,具有较好密闭性、可提高综合节能效果。
4.适合钢材、混凝土、木材、铝塑板等基材表面。
5.采用专业化喷涂设备,施工便捷、效率高,节省人工及时间。
6.表面可进行不同的装饰处理,增加其美观性和装饰效果。
工艺流程
**细无机纤维和**喷涂胶粘剂经**设备高速喷出,在喷头端口充分混合,以一定压力均匀喷涂在基体表面,从而形成密闭无缝的绝热吸声层。其表面平整、纤维分布均匀,无影响使用的分层、孔洞、裂缝等缺陷。
注意事项
对喷涂后的保温吸声层,应提供通风、干燥环境,通常在平均温度25℃,相对湿度≤60%时,依据不同厚度干燥固化时间为24~72小时,此后可进行装饰等其他工序。
喷涂成品保护
喷涂前应安装各种管线、风道等设备吊挂件,避免喷涂完工后在基面钻孔、剔凿。
喷涂成品在干燥固化期间,避免受到机械碰撞及雨水冲刷。
对于喷涂层局部因受到碰撞而造成破损时,应进行局部修补;对于经常处于*受到机械碰撞的部位,可贴覆玻璃纤维布或其它防护材料,用以对纤维层表面进行保护。
保持喷涂区域环境清洁,避免灰尘飞扬,污染成品喷涂层表面。
喷涂施工过程中,喷涂操作人员应按照国家劳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佩带防尘口罩,高空操作人员应佩带安全带等防护用具